专栏学习的困惑

一本书、一门专栏学习完后到底吸收了多少?

Posted by CDz on May 1, 2020

最近因为工作需要,浑沦吞枣的方式看完了一个专栏。看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的,并且有的文章还看了几遍。

看专栏的时候,我发现了两个问题。

  • 细节上很多看完就忘
  • 遇到不懂的,很难去深究
    • 习惯性的放弃思考
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?是因为我这次有及时的反馈

因为我需要这个东西,看完之后我需要运用到业务中,这个时候才发现,自己看一遍专栏真正吸收的只有30%左右。

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。

也就是说我看了这么多的专栏,买了这么多的专栏。真正吸收下来成为自己东西的不到20%,一些思考不通的地方,根本没有去深入的研究,再加上时间的冲刷。

不论是在《得到》里,还是现在《极客时间》。

如果不是极客时间这个专栏与现在的业务是在太贴近,有及时反馈,可能我一直都沉浸在知识吸毒中。

所以重要的不是多,是精去尽力的弄懂一门课程。其他的作为辅助知识去收集去补充知识体系。

这件事也让我反思,一本书、一门专栏。看完了到底是开始还是结束?

反思的是,我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,看完一本不错的书或者专栏后,就不再去看了,当然重复看的某些文章或段落,很明显的知道,有新的收获。

但是很多时候没有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,不愿意去重新开始再看。

这是心里问题,也是方法问题。

笔记该怎么做?

书应该怎么看?

是应该先不求甚解的看一遍。再转过来看一遍,深思不懂的地方,最后再过一遍呢?

那么如果去平衡时间?

第一次看的时候,笔记是每看一次就做一次专栏文章内容梗概笔记,还是有感谢有联想的时候才做笔记?还是要把自己不明白点写下来?

第二遍看的时候,笔记该如何做?